上海1-21楼市新政终于出台,实施了三个精准打击、一个定向扶持(标准答案在第三节)。
几天来,我被问最多的问题就是以下三个:
为什么?
还能不能?
怎么办?
读者的成长背景、经济实力各不相同,回答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颇有难度。
试试看能不能讲清楚。
为什么?
新政的背景,是上海楼市氛围逐步走高,开盘当天清盘项目不断增多。
12月和1月,上海楼市的集中开盘数字,已经达到了“应开尽开”“前所未有”的程度,12月开盘有33个,1月至今已经有21个。
确实有一部分无房的人,屡战屡败,手气不好,摇不到号。
确实有一部分炒家,凑了多张房票扑一个案子。
确实有假离婚凑房票的人。
确实有利用银行经营贷曲线入市抢优质资产的现象。
各地针对市场过热,已经在上海之前,出台了一些新政,比如一线城市的深圳、杭州。
房住不炒,平稳健康,是地方神圣的职责。有违于此,过分了,不得不出手管一管。
还能不能?
很坦白说,回答这个问题,足足20年了。能,这个字说了20年。
实践中发现,有问询者早已有了“不能”的腹案,找你只是印证腹案,你说“能”,他有点悻悻然。
有问询者没有理解,买房是个举重游戏,不能以自己的体重为最高限,而要以自己的肌肉爆发力,确定地段、面积的边界。
有问询者太知识份子,房价收入比、GDP、人口数据比我评论员还翔实,但是结论却南辕北辙。
到网上查一下新政这个词,本身就是个三番五次出现的高频词。之所以要一次次新政管控,不就是大家都不肯逢低吸纳,要买一起赶潮,而且某些人还有点不择手段钻空子么。
现在,最简单回答还能不能?麻烦你先看看下面这张表。
个人情况分析部分,只把握一条:你是炒房还是改善?炒房请你识相点退场了。改善的话,新政不是冲着你来的。真正的无房户,还给你一条快速通道呢。
怎么办?
20年前,我在浦东工作、学习,却家住浦西。记得头几次开车去金桥,都是迷路的。感觉黄浦江根本不是南北向的。那时还没有高德地图、百度地图。
浦东开发开放的勃勃生机,尤其是联洋、金桥地区的生机,却深切感知到了。与一帮天南海北的伙伴讨论课题的时候,形成一个很简单的答案:为什么不买一个房,验证下经济学基本原理?
20年过去了,新政出了很多次,核心是一个:不能让某些人占有很多房,并进而形成炒房群体,既有违社会公平,又引导经济脱实向虚。上海的资产,全世界都知道是优质资产、头部资产、金边资产,得尽量分配平均、满足基本需求。
所以,我们看到了城央几乎所有新盘,现在户型都控制得非常紧凑,切成小份,满足更多人需要。
所以,我们看到此轮新政,精准打击的三个不公平就是假离婚、假经营贷款、短时间炒房(前滩太快了,5年内卖房的多做点税务贡献吧)。
把环境净化一新之后,你如果有房票,甚至还是无房户,那还是定向扶持对象。真正为了住,有条件,就挑老牌城央、新城央、规划城央、未来城央下手了吧。
本质意义上,楼市股市的每轮行情,都是资金宽裕使然。从国际到国内,从银行端,到4亿中等收入群体端,资金的宽松,讲了369遍,哪有钱多东西不涨的道理?
身边,就是经济学大课堂。
2020比2000,中国成长了10倍。房?你?
新年交易了3个星期,股市创了5年半新高,新基金募资,因为资金太多开始比例配售了。已经或者未来赚到手的钱,你认为会去哪里呢?
开发商在一个小城市拼死拼活,房价1万,卖10万平米一个小区,营业额10亿,还不够养活一个团队的。同样的团队在上海,房价10万,只卖5万平米,就是50亿大案子,且还不愁卖。你是老板,你在哪里搞呢?
点“在看”鼓励一下 ☟
发表评论